突然無聊做起小實驗
主要試測測目前手邊訊源還有耳擴的數據
結果大概都不出意料之外
分享一下測耳擴的幾個結果圖表
測試的耳擴分別有三台
一個是長物志的朱雀 ==> Red
長物志的狗骨頭 ==> Colors
Kenwood的小綜擴(A類) R-SG7 ==> Kenwood
最後是沒加AMP,由訊源直出的響頻 ==> No Amp
這三個闊大器響應頻率比較結果是:

其中,朱雀果然表現優異,難怪Head-fi上也給了非常好的評價
其響應頻率平直且寬廣
完全貼近於訊源出來的東西 (基本上,由圖看二者根本無法區分)
其次是Kenwood的綜擴
除了縮窄了響頻外,這台綜擴也讓響頻更圓滑一點
可能是影響聲音走向的設計吧 (朱雀比較忠實?)
最後是狗骨頭,其實這個結果並不太超出預期,
狗骨頭的設計說是要給iPod,根據我之前用iPod的經驗
其耳機直出的低頻都有過高的傾向
可能跟老美愛好低頻有關
所以狗骨頭對低頻有很大的削減,
不過,從30Hz以下幾乎沒有聲音的情況看來
難怪會覺得它很乾... XD
同樣因為前面的理由
iPod直出的高頻(空氣感)表現不佳
所以狗骨頭對此似乎有意修正
讓高頻區段的聲音稍微向上提高了,而且高頻衰減也降慢
調音明顯

再來一張是雜訊的比較圖:

會發現很有趣的情況:
狗骨頭跟朱雀的雜訊表現竟然比訊源直接出來的東西好??
其實狗骨頭的雜訊表現會比較好的原因,
應該是因為它斬掉比較多的聲音所致
而朱雀的話,應該是因為其輸入抗阻高,相對把雜訊給濾掉了
(沒錯,朱雀的輸入抗組很高,我不知道應該是多少,
但進去的訊源不夠力的話會無法發揮朱雀的實力喔!)
最差的是kenwood小綜擴,明顯高出一層
以上,暫時先分享兩張,改天有空再多一些其他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