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話說回來 當時的MD只有200多MB不是 這要和CD拼或許也有些難度 而HI_MD似乎是在2004年出來 那時IPOD都以經出到4代了~
md最初只有140mb,
還有你說「要和cd拼」這個概念是有問題的,因為md開發就是為了搭載Sony自己說可以與cd格式不相上下的atrac,
同時兼顧可重覆錄寫的功能的產物
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min_is_perfect 寫:倒是挺好奇DVD和MD要如何結合 畢竟原理不是不大一樣?
印象中 MD是利用溫度改變磁性 由於溫度變化沒這麼快的關係 限制了傳輸速度?
而DVD是利用雷射 藍光則是利用更短的波長 兩者聽起來是差蠻多的
至於硬碟則是利用電改變吧 這3者應該差蠻多的
哈 我也不是很懂 希望有高人可以出來講解一下~
至於樓上的意思 我是懂 不過若一個沒有前瞻性的技術 連MO也一起死了 感覺這技術似乎有很大的瓶頸 不然我記得樓樓上有位說保存性 我記得這的確是磁光碟的優點 但磁光碟還是沒有被留下來
不過這很難說 或許當初SONY一開始就開放 會大不同吧 搞不好因此有更多人研究 技術也有所突破有不一定~
不過話說回來 當時的MD只有200多MB不是 這要和CD拼或許也有些難度 而HI_MD似乎是在2004年出來 那時IPOD都以經出到4代了~
某N 寫:既然你那麼好奇...http://news.chinabyte.com/245/1805745.shtml
SONY於5月所舉辦的磁光紀錄國際專題討論會議“MORIS 2004(Magneto-Optical Record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2004)”中,發表了容量高達4.7GB的小型高密度磁光( Magneto-Optical)紀錄光盤技術。
本次SONY發表的成果,是與CANON合作開發,以與MD相同尺寸(64.8mm)的盤片,使用DWDD技術以及與DVD相同的660納米紅色激光&NA值0.6的物鏡下,達成單片4.7GB的容量,與單面單層DVD兼容的儲存容量。
本次所發表的技術,將可能是下一代MD產品的基礎,使得MD不再只是儲存音樂的用途,由Hi-MD所發表的數據儲存功能,延伸至下一世代MD將可能會具備影片錄製播放的用途,而SONY於PSP上所提出的單面雙層小型光盤UMD,也將會是SONY往後極力推廣的規格之一,究竟SONY要如何區分MD與UMD兩個不同的產品線? 以及UMD是否會跨足可複寫的領域? 這些都將會是許多期待PSP的玩家們所感興趣的。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4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