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要怎麼說,去年某人提到RUDISTOR 要出靜電耳機,當時國外的展覽看起來很像有這回事(那次展覽我記得只有展示外型沒給人試聽)。可是到了今年美國CAMXXX (head-fi大網聚)的時候,好像有把RUDISTOR的耳機擺出來亮相,不過當時評論真的比較少。

為什麼這隻耳機會大量曝光,主要是今年十月底RUDISTOR開始出貨,這次出貨有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第一支由"專業製作耳擴"的公司所生產的耳機。結果這次出貨阿共國 安X 進了兩隻MD1簽名版(兩隻都被人在前幾個月都預定了,結果RUDI先生 正式宣佈不再生產簽名版本) 與數隻標準版的MD1。這幾隻MD1幾乎在一個禮拜被搶購一空。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義大利所生產的耳機怎麼會有人想買(義大利,聲樂、賽車與跑車工業很有名,做耳機???!!!) 還不是某討論區板主在討論區寫一些東西,裡面最扯的就是寫"敗"耳動力、聲海應該向RUDISTOR耳機參考 這爆炸性言論(放心,你"敗"耳動力身為地球動圈耳機正宗,沒事別給我亂改耳機,說真的),後面購買買家與香港亦X討論區也有人去香港RUDI商店聽過接在自家耳擴上面的情況(香港人就不會寫這麼扯到是)

這個月中使用PAYPAL向RUDISTOR定了一隻耳機,今天終於看到耳機什麼樣子了
用DHL寄來的,從接近義大利國境邊城市經過義大利威尼斯、德國萊比錫、香港在轉到台灣,包裝長這樣


拆開來長這樣,裡面一張保證書(台灣沒代理,有問題要我寄回去義大利,我..


黑色包包


打開長這樣,好像有個條碼編號


條碼編號,CZ60,搞不懂怎麼編號的



這隻耳機最大爭議在做工,很多人評價其做工甚至比G牌還差(不好意思,我沒購買ATH、Grado、Sony任何型號耳機的人所以別問我),左邊我拍清楚一點就是這樣


右邊的情況


耳罩,中間有海綿擋住,不過很薄我已經試過拆不開的(一拆就壞我沒勇氣試)


跑去三口"減"買一對G牌K系列專用耳罩(不好意思,繼續沒購買ATH、Grado、Sony任何型號耳機的人從旁邊經過),兩對耳罩比較起來就是有點差異


拆下原廠的耳罩就是長這樣


裝上G牌系列專用耳罩(不好意思,繼續沒購買ATH、Grado、Sony任何型號耳機的人從旁邊經過)變身成為RUDISTOR CHROMA MD"K" ,可以裝剛剛好的啦


耳機接頭有怪怪的,一拿起來看好像有一個凹下去的洞(是測試打出來的還是怎麼回事,怪)


使用
阿共國 深圳生產,外觀像黑磚,多重音源格式與同軸/USB DAC解碼 播放器(本來就是要這耳機配這台聽的,今年12月有平衡耳放卡與大功率耳放卡在買來試試看效果怎麼樣)
荷蘭的隨身耳擴

聲音怎麼樣目前不知道,還在run耳機中,沒購買ATH、Grado、SONY任何型號耳機所以別問我跟PS1000比起來怎麼樣

台灣第一批購買"敗"耳動力Tesla No.1與台灣第二個購買RUDISTOR CHROMA MD"K"的人旁邊經過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