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eupa 寫:座機我真的是很不懂啊!
什麼是DAT?
如何當DAC?可以接電腦當DAC喔?
為什麼在美國好處不多呢?
我剛剛上EBAY看,看起來很像是以前家庭音響控制聲音的那台耶?
我還記得以前在台灣人家都指著台說是"amp"...
是當初的人知識不足說錯了?還是?
prehead 或 headmaster 或 single power 這幾台的表現如何?
感覺上Cantate的crossfeed很難被取代說...
Grado S80真的好嗎?他的特色是?
我去看看head-fi有沒有二手的好了....
唉,明天就要出國了,蠻煩的...真想留在家裡聽音樂啊!
34 塊美金,就算加上 14塊運費,應該已經是便宜到一個不行
美國,新的不鏽鋼垃圾桶都比這個貴上兩倍吧
這種價,可以直接把 401 當作耗材用
我自己認為,在老機裡面
401 的聲音大概有 300 ~ 400 塊的身價
至少我覺得沒比 Philips CD 880 差
轉檔的話,你可能要自己試試看,不過最好自己從源頭 (CD disk)開始產生檔案,從網路上抓下來的檔案品質不一,我家裡的電腦最近試了一下 Creative Live 那個外接的音效卡,所以也稍微試了一下 由原版 CD 壓的 wav 檔案(Creative Live 類比輸出給綜擴)跟用 wav 燒的 CDR (用 401 撥放),m..... 401 秒掉 creative live。用一個字來描述 creative live,就是 "虛"
401 類比輸出到 Opera 或是 數位輸出到 opera 其實差沒有很多,我用的線都沒有特別好,不過 Opera 的 DAC 本來就有些保留原來聲音的特色,所以我聽起來沒有很明顯的差異。
至於 DAT 和 Grado Sr 80勸敗,現在說早了一點,可能你要過一兩個月再回來看這一段比較會有感覺。DAT 的外型像是擴大機,可能只是機箱的 size 接近吧,至於什麼是 DAT,我所知甚少,因為我從來沒把 DAT 當 DAT 用,我只有使用裡面 DA 轉換功能,也就是把他當作 DAC(Digital to Analogue Converter)用,DAT 的解釋我自己瞎掰一段貼在後面。美國我覺得好處不多,主要是因為東西難吃,我是直到住到外國,我才發現我有一個中國人的胃,美國的餐廳除了牛排之外,沒什麼值得驚豔菜色,甜點也是除了 膩人的甜很難找到太多優點,飲料品質除了酒類也一樣低落

。回到 DAT 吧,因為現在用 DAT 的人少了,所以都賤價拍賣,這種價錢,如果你想找一個 DAC 來玩玩,不如買一個 DAT,Tascam DAT :DA30 的價錢,基本上跟 401 差不多一樣的經濟,比買垃圾桶便宜,可以當耗材用,用一年丟掉也不會太肉痛。
Grado SR80 的聲音,其實我也不太會說,我一直已為我清楚 SR80 的聲音是怎樣,但是用過 401 + SR80 之後,我就不再肯定了。
至於 prehead ( 這也是 corda 家耳擴,也有 cross-over), headmaster, single power 的耳擴產品,我沒比較過,不過應該都有各自的好,我認為也不用一定要說非用 cross-over 不可,畢竟 cross-over 也只有在部分的錄音有效,而且一陣子換換機器風格,聽聽其他家的機器也不壞,至少可以更容易欣賞那家機器硬體所偏好的音樂類型。
不過說到勸敗,我自己的想法是,其實 udeupa 不是很需要再買耳機了 (當然,人各有志,耳機也沒什麼不好),我只是就我自己聽了一陣子耳機,然後在 J@ck 大推薦之下換了 Ascend Acoustics 的書架喇叭之後,我深深覺得,我在耳機上面虛擲了太多時間跟金錢了,我虧欠了我的耳朵......
我誠心推薦 Udeupa 大考慮喇叭,其實也不見得貴,不用太怎樣的高級系統,一對 Ascend Acoustics CBM 170SE ($350), 訊源已經有了 (Tascam 401),加一個 不錯的綜擴 ($300-$600),然後喇叭線用 BJC 5000 series 裸線 ($0.89 / ft),這樣就能帶來完全不一樣的聽感了,就算要搬家只要還在美國本土,事情都不難辦, 401 丟了, 喇叭 和擴大機 包一包 double box 寄走,應該不用花多少錢和精力。喇叭系統真的是屬於那種 "沒自己買回來聽過,怎樣都無法體會" 的事情。
============= DAT 瞎掰介紹 ================
============= 轉錄字給 其他人的 PM ========
DAT 其實是指一種使用磁帶的錄音設備,好像那種磁帶也是叫 DAT?在數位錄音之前,這是流行的錄音設備,可能因為家用的 tape 規格不夠好,所以才用 DAT 這種比較高規格的 tape,通常是專業的錄音或錄音室內使用。而如果是為了較專業錄音用途,當然會牽涉到訊號的輸入輸出與轉換,這樣就有 DAC 的功能了,而且為了保持訊號源頭的乾淨,DAT 的訊號轉換部分,通常都不會用太差的元件,所以 DAT 通常也是不錯的 DAC,只不過可能 DAT 再設計的取向可能在於忠實呈現,所以不會刻意讓訊號變得悅耳,因此在音響的用途上還是敵不過高階 DAC,不過因為數位錄音的興起,很多 DAT 都紛紛被淘汰,很多大大小小工作室都紛紛把他們的 DAT 便宜拿丟出 (轉向數位錄音),所以在這個技術轉換的時期,DAT 的性價比就格外的好,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推薦使用 DAT,可以當DAC 跟 訊號輸入/輸出 的前級 以及中接耳擴使用。 不過 DAT 也有一些缺點,面板上按鈕很多,很大台很重 (裡面有很多元件聽音樂的時候用不到),而且有些 DAT 要聽音樂一定要放一片磁帶然後按下錄音鍵才能聽到聲音。
{Raspberry-Pi,PC} / {RME UFX as DA/DSP X-over/Pre} / {Amp & Speakers: Dayton RS225, ScanSpeak D3004/604010, FaitalPro 10RP200}
Other Cans: Sennheiser HD800, Sony MDR Z7, Sennheiser Momentum Wireles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