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塊酥 寫:今天跑去找鳳大家訪
算算距離上次去已經是三年前
除了明顯提升外
聲音還是一樣很有趣~~讓人覺得搭配跟調整很重要
其實不難理解為何有人認為鐵家搞不定大編(想到以前自己用AD1000+HA20聽大編時有摔耳機的衝動)
鳳大的東西都不是啥高價品,但真的讓人覺得有花心思微調與設定
以下為個人今日感想:
今天也有帶HD650跟Kumisa III去AB
確實在氣勢低頻會覺得W5000不如HD650
但整體W5000與前端搭配讓小空間營造很好。
音場退了幾步,低頻就比較沒那麼吃重,小編沒問題,大編算勉強HOLD住。
主要是錄音的活生感有被突顯出來。耐聽就耐聽在這
![哇哈哈哈 :D](./images/smilies/icon_smile_big.gif)
也感謝方塊大把HD650拿來AB TEST
讓小弟昨天重新體會了HD650的自然開闊卻不失細節,而且舒服耐聽
不論是麥田之歌合唱曲或古典大編制都表現的可圈可點
跟我調整的出來比較適合聽較小編制和爵士的w5000是截然不同的走向
調整出來的走向比較偏向現場感~細膩度.速度和暫態反應,聽管樂金屬光澤和鼓聲震盪則是比HD650好
大編制方面因著本身W5000的限制,雖可以聽大編制但是整體空間和氣勢沒有HD650強
所以聽大編制就像方塊大所說~只能勉強HOLD住
試聽曲其中一首
Nemanja Radulovic / Journey East 裡面的 柴可夫斯基:俄羅斯舞(選自芭蕾音樂《天鵝湖》,作品20,第三幕)
歌曲就像這樣~但是演奏者不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2g3xPqGq6INemanja Radulovi的比較快板
這首W5000把小提琴表現的很細緻尤其在小提琴快速輕拉那細膩的感覺
HD650雖然不夠細~但是整體氣勢較佳
![圖檔](http://i.imgur.com/3eoVTs4.jpg?1)
試聽曲中的一首
RR的Percy Grainger's Lincolnshire Posy 裡面的 Children's March
W5000的管樂的低頻到位和鼓聲敲下去後在空間中強有力且音波反射的來回震盪塑造出一個很好的進行曲氣勢
HD650表現也很好~只是銅管的光澤度和厚度不太夠~鼓膜感覺敲下去有點鬆,收得不夠快的感覺
![圖檔](http://i.imgur.com/c1vPH0n.jpg?1)
題外話: 方塊大來的時候~大都播放古典....是不是忘記播爵士了
![哎呀 :aiya:](./images/smilies/b05.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