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
週日 1月 13, 2008 10:31 pm
由 silaslin
如果您有機會聽到同一專輯的 LP 和 CD 的話,就可以分得出來了。
LP 真是好聽,暖暖的很舒服
名詞解釋:
LP:Long Playing 的縮寫,就是俗稱的黑膠唱片。(不是政治人物常說的那個…)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4, 2008 12:14 am
由 lfc555

我也想問
冷<>暖
簿<>厚
軟<>硬
濃<>淡
亮<>暗

我發現每個人的定義 都不同
舉個例 SCL5 我覺得是暖底 但是很多大大 不這樣認為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4, 2008 12:27 am
由 hsu4886
lfc555 寫::) 我也想問
冷<>暖
簿<>厚
軟<>硬
濃<>淡
亮<>暗

我發現每個人的定義 都不同
舉個例 SCL5 我覺得是暖底 但是很多大大 不這樣認為
如果是相對TF10的話
如果相對E500 ES3 UE11那SCL5就是中性了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4, 2008 12:41 am
由 piyoko
kkl632 寫:冷聲 偏亮 薄 硬 淡
暖聲 偏暗 厚 軟 濃
大概用ER4/DT990、DT880/HD600/HD650相比就有個底了。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4, 2008 12:44 am
由 kwang0318
piyoko 寫:kkl632 寫:冷聲 偏亮 薄 硬 淡
暖聲 偏暗 厚 軟 濃
大概用ER4/DT990、DT880/HD600/HD650相比就有個底了。
同是耳道...SE530與ER4P比應該是頗明顯...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4, 2008 9:28 am
由 cnijney
小弟覺得冷暖聲是相對比較出的結果,
不比不知道,比了就有感覺了。
冷聲:
1.聲底比較薄
2.整體表現較為均衡平淡
3.音場表現較大器、寬度感覺明顯、包圍感小
4.三頻的銜接上,一次到位(不拖泥帶水)
暖聲:
1.聲底比較厚
2.整體表現會有某個部份突出
3.音場表現較集中、縱深感覺明顯、包圍感強
4.三頻的銜接上較為綿密(有延伸但速度較慢)
小弟覺得冷暖這種東西其實還算蠻抽象的,
而且每個人的認知以及形容、描述出來的差異都很大,
重點還是自己喜歡就好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呀!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4, 2008 10:43 am
由 lfc555

音響玄學好玩的地方 各自表述
我對冷暖聲的感覺是一種韻味的展現方式
例如 用BBC血統喇叭 與 M&K喇叭 對聲音表現的不同韻味

希望沒有扯遠

發表於 :
週一 1月 14, 2008 11:33 am
由 iqgame
以下是個人觀點...不認同歡迎指教,不過請不要用力鞭下去(除非小弟那邊觀念有謬誤可明確指出)
個人認為要瞭解對方所謂的冷暖聲,唯有聽過一次對方的搭法才會有個共通標準
最好兩個人必須要同時在場互相溝通,可以有個共通共識點,這時候你就會很清楚對方所謂的冷暖聲是什麼東西
所以個人認為在聆聽耳機發表心得文的時候,列出聆聽器材以及聆聽專輯是很重要的,比如說同一隻耳機(這是真實狀況),我聽某個同好說到那是冷聲底的耳機,於是我親自耳機店去聽了,結果我發現他是暖聲?結果原因是他當時搭的是HD53R,而我聽的是X-Can。
如果聆聽條件不一樣的狀況,可能會加大自己跟別人之間的誤差,甚至可能會變成自己認為別人胡說的狀況,所以個人認為列出聆聽器材以及聆聽專輯是很重要的,而且越詳盡越好,這樣別人會比較容易理解您寫出來的用詞,也比較有個底說這器材對他而言到底是暖還是冷、低頻夠不夠沈、高頻夠不夠漂亮、兩端延伸夠不夠等,甚至當自己有東西搭錯的時候可以由前輩跳出來建議換個東西再聽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