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罩DIY心得(已補圖)

良心建議,耳機的耳套可以自己手工作一附來用比較好
原廠的材質都好爛,可是卻賣得相當貴,我的是小鐵A900,超級夭壽貴
我是棄用皮革改採純棉來當表層,而海綿則是從多的記憶枕頭上割下來的
作第一附的時候,因為圈圈大小量不好而失敗
第二附的時候是有成功,可是音場聽起來怪怪的
第三附的時候進行海綿型狀改良,音場比原廠的更密集
第四附的時候進行開放式實驗,企圖A900變身AD900,以失敗告終...
第五附的時候進行海綿厚度增減,割了好幾副海綿後終於有點AD900的感覺了...
第六附的時候進行表層材質替換,把純棉的布料上推至400織針,可有效改變音場的感覺
從第七附之後,我就大概知道原來從改變海綿的型狀和厚度可以決定聲音與音場的變化,而表皮包覆的純棉布料層數與織密度,又可以在海綿厚度決定後再作音場微調
自製的耳罩可以洗,能吸汗,很方便又是家庭廢棄衣物的再回收利用,有興趣的可以玩玩看
[/img]
原廠的材質都好爛,可是卻賣得相當貴,我的是小鐵A900,超級夭壽貴
我是棄用皮革改採純棉來當表層,而海綿則是從多的記憶枕頭上割下來的
作第一附的時候,因為圈圈大小量不好而失敗
第二附的時候是有成功,可是音場聽起來怪怪的
第三附的時候進行海綿型狀改良,音場比原廠的更密集
第四附的時候進行開放式實驗,企圖A900變身AD900,以失敗告終...
第五附的時候進行海綿厚度增減,割了好幾副海綿後終於有點AD900的感覺了...
第六附的時候進行表層材質替換,把純棉的布料上推至400織針,可有效改變音場的感覺
從第七附之後,我就大概知道原來從改變海綿的型狀和厚度可以決定聲音與音場的變化,而表皮包覆的純棉布料層數與織密度,又可以在海綿厚度決定後再作音場微調
自製的耳罩可以洗,能吸汗,很方便又是家庭廢棄衣物的再回收利用,有興趣的可以玩玩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