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虎克 寫:曾因工作關係接觸過一位做耳機單體的洪先生,嘗試配合試聽耳塞式耳機提出建議,耳機單體從線圈繞圈到膠水膠合處理方式都能調音影響聲音,還蠻神奇的。只要告訴工程人員聲音偏刺(小耳機常會發生),他們可以馬上微調,我只是負責聽聲音及比較。
nettyu 寫:axcion 寫: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但常常是~
吃人的嘴軟啊~~
既然要試聽
就是要找出缺點
今天又不是我們去要求試聽,要拿免費產品
我想,今天有台灣廠商願意投入耳機這種小眾市場,大家就儘量給他批評指教,又有何妨??
我想這才是進步的關鍵
不然就如您說的吃人嘴軟
那這次的試聽也就沒意義了不是嗎??
tim.chnan 寫:我其實覺得,廠商和設計 可能不太能夠從消費者口中得到具體的產品修正建議和反饋,特別是音響產品,因為像前面說得,影響因素太多,而且一般人很少對耳機的單體 ,共鳴室,線材 進行更換 實驗 之類的。如果說高音太刺激,事實上可能只能把他調得比較軟,但是要調到高頻好聽或有讓人喜歡的特色應該不太容易。
所以,我覺得如果送給消費者測試,那大概比較能夠修正的是定價策略,也就是說大眾普遍認為這個產品有多行,例如之前的 RP21 雖然市場普遍說不錯但卻不是很叫座,我覺得有些可惜,我猜可能的原因在於一般中低價耳機買家普遍可能比較期待中低頻表現,以適合流行和電影音效,但是這不是 RP21 表現最好的強項,而 RP22 低頻實在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