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貼: Sennheiser HD 800 開箱

本文中照片為Shadow所拍攝, 內容為稍早時Shadow在電話中敘述, 我再以我的記憶與理解所打出來的. 對了...此Shadow就是AndAudio的Shadow大大. 另外感謝AndAudio某位大大提供耳機.
外包裝彩盒. 右方小圖分別為上方, 背面, 側面.

打開後, 如同HD 650那般, 是一個大的硬紙盒, 但這次HD 800的紙盒比HD 650有質感多了.

說明書.

掀開盒子, 裡頭居然不是像HD 650那樣用海綿承載著耳機而已, 而是像日系的高階耳機那樣子包裝.

頭帶, 上面金屬支架上很騷包的打上型號與序號.

那個騷包的地方就是這樣子.

這...真的是Sennheiser, 不是Sony嗎? (跟MDR-SA5000還蠻類似的感覺)

換個角度再看看.

耳機是雙邊入線, 入線處特寫.

耳機頭是6.3mm, 作的很精緻.

耳墊裡居然還打上了Sennheiser的mark.

轉軸支架處特寫.


聽感上, 音場與過往的HD 650類似, 但還要更寬鬆一些, 低頻則沒有那麼氾濫,算是很適中的程度, 高頻解析力有相當大的躍進. 所以Shadow大大很喜歡這樣的感覺. 總覺的我好像還漏掉了什麼沒打到, 明天再跟他問問.
外包裝彩盒. 右方小圖分別為上方, 背面, 側面.

打開後, 如同HD 650那般, 是一個大的硬紙盒, 但這次HD 800的紙盒比HD 650有質感多了.

說明書.

掀開盒子, 裡頭居然不是像HD 650那樣用海綿承載著耳機而已, 而是像日系的高階耳機那樣子包裝.

頭帶, 上面金屬支架上很騷包的打上型號與序號.

那個騷包的地方就是這樣子.

這...真的是Sennheiser, 不是Sony嗎? (跟MDR-SA5000還蠻類似的感覺)

換個角度再看看.

耳機是雙邊入線, 入線處特寫.

耳機頭是6.3mm, 作的很精緻.

耳墊裡居然還打上了Sennheiser的mark.

轉軸支架處特寫.


聽感上, 音場與過往的HD 650類似, 但還要更寬鬆一些, 低頻則沒有那麼氾濫,算是很適中的程度, 高頻解析力有相當大的躍進. 所以Shadow大大很喜歡這樣的感覺. 總覺的我好像還漏掉了什麼沒打到, 明天再跟他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