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詢問]MP3取樣率(碼率)不同取樣之差別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3月 04, 2010 10:13 pm
wgtxx
小弟愚鈍想問個取樣率的問題

假設有兩首同樣的歌(原檔非MP3,如APE或WAV)

一首的碼率為9XX Kbps,另一首為5XX Kbps

當把它們轉檔成MP3檔碼率320 Kbps時

這兩首MP3的音質會有差別嗎?? :aa: (同樣都是320 Kbps,只是原碼率不同)

Re: [詢問]MP3取樣率(碼率)不同取樣之差別

文章發表於 : 週六 3月 06, 2010 12:17 am
ajyu
既然是ape轉成mp3大概不會有差別吧。那個ape只是碼率不同吧,沒研究。 :D

Re: [詢問]MP3取樣率(碼率)不同取樣之差別

文章發表於 : 週六 3月 06, 2010 12:45 am
ga038137
wgtxx 寫:小弟愚鈍想問個取樣率的問題

假設有兩首同樣的歌(原檔非MP3,如APE或WAV)

一首的碼率為9XX Kbps,另一首為5XX Kbps

當把它們轉檔成MP3檔碼率320 Kbps時

這兩首MP3的音質會有差別嗎?? :aa: (同樣都是320 Kbps,只是原碼率不同)



如果是APE 跟WAV兩個比的話...
那應該是沒差,反正APE也會解碼後再壓成MP3
不過若是兩個不同的失真壓縮檔去比的話 我想應該會有差別
畢竟兩個原始資訊就不一樣了

Re: [詢問]MP3取樣率(碼率)不同取樣之差別

文章發表於 : 週日 3月 07, 2010 7:07 pm
wgtxx
抱歉,小弟是想知道同一首歌原檔案相同(兩個都是WAV或APE)

只是兩個檔案的碼率不同,轉成320Kbps的情況下兩者的音質會不會有差別

就是9XXKbps轉成MP3會不會比5XXKbps轉成MP3的音質還要好

因為小弟不懂碼率是怎麼取的 :?: :aa:

WAV、APE的音質跟MP3有差別這點小弟知道(可惜木耳聽不出來 :b14: )

Re: [詢問]MP3取樣率(碼率)不同取樣之差別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3月 08, 2010 9:15 am
nrs
同一首歌 並且是從CD轉來的無損
以APE來說 不會有碼率相差一倍的情況
若是不同首歌 APE會因音樂複雜度不同 壓縮比例就有差
音質是一樣的

至於WAVE就是單純的刪減了
原始是16bit 44.1Khz 1411kbps
900kbps可能是16bit 22khz
500kbps 可能是8bit 22khz之類的...

Re: [詢問]MP3取樣率(碼率)不同取樣之差別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3月 08, 2010 12:21 pm
wgtxx
APE不會有差阿..

那WAV的那個16bit跟8bit是什麼??

Re: [詢問]MP3取樣率(碼率)不同取樣之差別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3月 08, 2010 4:22 pm
ga038137
wgtxx 寫:APE不會有差阿..

那WAV的那個16bit跟8bit是什麼??


我猜是 表示一個音 所用的bit數 :?:

Re: [詢問]MP3取樣率(碼率)不同取樣之差別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3月 08, 2010 4:32 pm
isoria
因為不專精...只知道皮毛
所以隨意看看即可 還麻煩高手補完

單純以wave來說
16bit 是一個sample所佔用的bit數
44.1khz則是一秒鐘sample的數量
以上都是數位訊號 還要轉成類比訊號

至於用壓縮或是以不同的取樣方式來縮減bit rate
這些小弟就比較不清楚裡面詳細的資料
可能要請高手講解

Re: [詢問]MP3取樣率(碼率)不同取樣之差別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3月 08, 2010 5:31 pm
froceLU
http://en.wikipedia.org/wiki/Pulse-code_modulation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Pcm.svg

上面是4-bit的PCM的圖示...
簡單的說就是我們把聲音波形分成16級...
時間(x軸)的分割叫做取樣頻率...
振幅(y軸)的分割叫做bit...
4-bit就是從0000~1111共16個數字...
16-bit就是000000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

這樣懂了嗎?...

Re: [詢問]MP3取樣率(碼率)不同取樣之差別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3月 08, 2010 5:42 pm
night6305
原碼率不同本身音質應該也不同吧
可能出來的MP3音質也不相同 :new002: :new002:

Re: [詢問]MP3取樣率(碼率)不同取樣之差別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3月 08, 2010 6:57 pm
ga038137
night6305 寫:原碼率不同本身音質應該也不同吧
可能出來的MP3音質也不相同 :new002: :new002:


若bps指的是bits per sec的話 :?:
原碼率跟音質有關係,應該也只能套用在有損壓縮上
無損壓縮應該沒甚麼太大的關係 :)

Re: [詢問]MP3取樣率(碼率)不同取樣之差別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3月 08, 2010 9:16 pm
night6305
ga038137 寫:
night6305 寫:原碼率不同本身音質應該也不同吧
可能出來的MP3音質也不相同 :new002: :new002:


若bps指的是bits per sec的話 :?:
原碼率跟音質有關係,應該也只能套用在有損壓縮上
無損壓縮應該沒甚麼太大的關係 :)



小弟受教了 :aiya:

其實搞不太懂碼率的關西
總是以為碼率越高音質越好
不過假如同一首歌都是從CD轉無損
碼率不同音質會相同嘛???



話說最近終於聽出無損和MP3 320K的差別了
但老實說領悟以後蠻後悔的
要開始敗CD了 :eeh:

Re: [詢問]MP3取樣率(碼率)不同取樣之差別

文章發表於 : 週二 3月 09, 2010 2:00 pm
wgtxx
froceLU 寫:http://en.wikipedia.org/wiki/Pulse-code_modulation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Pcm.svg

上面是4-bit的PCM的圖示...
簡單的說就是我們把聲音波形分成16級...
時間(x軸)的分割叫做取樣頻率...
振幅(y軸)的分割叫做bit...
4-bit就是從0000~1111共16個數字...
16-bit就是000000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

這樣懂了嗎?...



意思是16-bit取樣比較細,細節會比較多的意思嗎?

Re: [詢問]MP3取樣率(碼率)不同取樣之差別

文章發表於 : 週二 3月 09, 2010 5:41 pm
froceLU
wgtxx 寫:
froceLU 寫:http://en.wikipedia.org/wiki/Pulse-code_modulation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Pcm.svg

上面是4-bit的PCM的圖示...
簡單的說就是我們把聲音波形分成16級...
時間(x軸)的分割叫做取樣頻率...
振幅(y軸)的分割叫做bit...
4-bit就是從0000~1111共16個數字...
16-bit就是000000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

這樣懂了嗎?...



意思是16-bit取樣比較細,細節會比較多的意思嗎?


微積分的概念...
切的越細...就會越接近原來的圖形...
失真會比較少...

但是這和聽感上的細節有沒有一樣...這個就沒有絕對的相關性了...
理論上應該是有相關...

Re: [詢問]MP3取樣率(碼率)不同取樣之差別

文章發表於 : 週二 3月 09, 2010 10:26 pm
aztec1234
由於聲音是屬於類比訊號,但是在現在大多數的聲音儲存媒介裡,
都是以數位的型態來儲存聲音,所以,
當你要播放聲音資料時,就會做Digital-to-Analog Conversion
當你要錄製外界聲音時,就會做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類比訊號是一種continuous-time的訊號,任兩個時間點的間隔內,
有"無限多"個資料點

數位訊號是一種discrete-time的訊號,任兩個時間點的間隔內,
有"有限多"個資料點

所以當使用者要進行類比訊號與數位訊號間的轉換時,
就會碰到"量化"(Quantization)的問題,
以類比轉數位來說,會把某一段範圍的電壓值都對應到同樣的數位編碼上,
如果畫一個折線圖,橫軸是類比輸入電壓,縱軸是數位輸出編碼,
這個折線圖長得就會很像樓梯

假如你需要4-bit的數位編碼輸出,
那麼折線圖上的樓梯,每一階會比較大
如果是16-bit的數位編碼輸出,每一階會比較小
24-bit當然就更小了,
所以Bit數愈高,這個樓梯會愈像一條線
但是這是假設類比輸入是定值,不會隨時間變動的狀況下

接著考慮類比輸入會隨時間變動的情形
當類比輸入電壓隨時間變動時,就必須作取樣的動作,
也就是"間隔固定時間抓取一個輸入資料點"
這個間隔時間愈短,理論上可以得到愈接近原來輸入資料的輸出
間隔愈長,失真也愈大

這個間隔固定時間取樣的動作會反應在頻域上,
從頻譜可以看到除了輸入訊號的頻率外,在取樣頻率上也會有另一根Tone出現,
往兩邊頻率延伸的裙帶會交錯在兩個頻率中間,
稱為"Aliasing"

所以就有了取樣理論,取樣的頻率要大於等於訊號頻率的兩倍,
才能確保取樣的結果有足夠的正確性

結論就是,
光看16-bit/24-bit並不夠,因為聲音是會隨時間變化的,
還要看到對應的取樣頻率為何

所以你會看到很多錄音器材會有底下的支援規格:
16-bit/48kHz
24-bit/48kHz

同樣的取樣頻率,但每一次取樣到的資料其解析度不同,
故理論上就細節而言24-bit會比較多

今天如果是這樣
16-bit/48kHz
24-bit/10kHz (這是誇張一點...)

24-bit的那一個反而會比較糟糕

而CD本身是16-bit/44.1kHz,所以不用期望直接從CD轉過來的檔案,
會有比16-bit/44.1kHz更多細節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