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兩年多前參觀音響展後所寫的,那時跟RogerShih一樣充滿理想主義色彩.
--------
我本身從事電子電路設計的工作,就如Donald所說的並不是做不到而是老闆不准,而我玩DIY就是為了彌補這方面的缺憾,自己出錢愛怎麼做就怎麼做,而我手邊的儀器設備相信絕對不比一些台灣本土的音響廠商來得差,對我而言尋找極限變成了樂趣.
這次在環亞的音響展我也有去參觀,我的焦點都放在喇叭上,一天聽下來我發現當今的音響界充滿了虛幻,身價百萬的喇叭發出來的聲音,充斥著特異的聲音,美其名是廠家特色,說穿了不過是放棄了求真的精神,我還發現只要冠上家用音響再把外殼弄漂亮一點就可以賣很高的價錢,我是一直到上個月才發現這件事情的.
我到賣專業用喇叭的地方試聽一對喇叭,當歌聲從喇叭發出來的時候,我心中真是充滿了感動,終於找到我想要的喇叭了,尤其是價格又是如此平易近人,不過我還是很冷靜的要求試聽同廠的家用音響用的喇叭,於是帶著我到他們的高級音響部試聽,聽了三對喇叭價格在2~5倍之間,聽完之後為了更確定我的耳朵沒有出錯,於是我提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貴的喇叭反而遠不如便宜的,對方馬上敲敲音箱你看這可是原木外箱喔!做工精美可以當客廳的糧]而不失體面. 哦! 我終於明白了.
原來要得到好聲音不用花太多錢,花大錢的是美麗的外觀,當然等我成了爆發戶之後,我一定買一間兩百坪的房子供上一組千萬音響,給親朋好友參觀用,不過現在窮苦的我只能追求儘可能的接近真實而不計外觀了.
重點是'求真',當大家都認為完美的現場重現是不可能的,改而追求天外之音時,沒有了參考標準於是市場很快的被一些很會畫虎爛的媒體與大師所把持著,消費者被操縱了.廠商為了求生存不得不向市場低頭,惡性循環下來就是現在的音響界,消費者與廠商都是受害者,廠商失去了求進步的動力與企圖心,消費者花了大錢買不到真正想要的東西,還得不斷的升級設備以跟上大師們的腳步.這絕對是錯的!
我不認為要放棄現場重建的目標,至少這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標準,再者難道這不是音響迷們的美夢嗎?難道在這個音響淨土中我們還要再教育讀者去追求只屬於天上眾神才能領悟的聲音嗎?我想聲音雖然是主觀的但也不至於差異到連鄧麗君跟徐懷玉都分不出來吧!而在音響展上同一張CD到不同的攤位你會認為是不同的人唱出來的,而這些器材居然各各都是身價百萬以上,只有一句話各有特色!
誰能告訴我標準在哪裡?為什麼花了大把的金錢連人聲都表現不出來,更不用說整個樂團了,標準不斷地往下降價格不斷的往上提,有人說台灣的房價高,我想台灣音響的價格更高,而且是高的沒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