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umnfall 寫:個人淺見
實再有點難想像mp3機子可以巴掉座機
第一:mp3機子,用的是有壓縮過的檔案格式,在先天上已有不足
第二:為了便攜性,線路做的極細,東西做的極小,在這種情形下,能發揮的地方不如座機大,雖然科技有進步
座機用的是CD,光是數位音源部份,就已經勝出了吧
第二點我無法完全認同
很多hi-end廠的電路都做得極細
聲音.....沒仔細玩過, 所以"據說"不錯
像是goldmund就是啦
記得在stereosound看到廠商說
線路做得小又細
零件用得小(很多是隨身聽的零件,不過用量比較多)
可以讓電路比較短
達到最簡最好的效果
不過, 以上純屬雜誌所言
讓我引用村上春樹書裡的一段故事
有一次村上的編輯帶了一張自己灌錄的黑膠跑去找一位音響大師
放給大師聽
大師點頭稱是
好好好
後來編輯發現一個天大的錯誤
這個30轉的唱片被放成45轉
於是向大師致歉
大師一聽便大怒
[你在玩弄我嗎!]
嗯......可見得大師也真是微妙......
所以結論是?
電路不等於聲音
零件也不等於聲音
大師也是不等於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