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式耳機最為損傷聽力,要控制聽音時間!

所有形式耳機與耳機驅動器相關討論,耳機系統專區.

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小弟先睡了

文章aronlu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2:30 am

各位大大晚安..小弟累了先睡了

小弟也沒實驗數據..只是個人觀點

如有錯誤請多見諒了

晚安 :bs: :bs: :bs:
不要害怕更好的期待~~~
頭像
aronlu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三 1月 30, 2008 11:03 pm
來自: 樂之天

Re: 小弟先睡了

文章radio1900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2:32 am

aronlu 寫:各位大大晚安..小弟累了先睡了

小弟也沒實驗數據..只是個人觀點

如有錯誤請多見諒了

晚安 :bs: :bs: :bs:
祝你好夢,也快快進入夢鄉~~~
radio1900
SR40
SR40
 
文章: 1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8, 2008 2:08 am

文章kuo53067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3:05 am

簡單的說
長時間聽耳機導致聽力衰退通常都是感覺神經性耳聾而非傳導性耳聾

長時間或過大音量使用耳機會導致聽力受損是大家都認同的
但絕對不是因為什麼受迫振動導致鼓膜疲乏
而且傳導性耳聾基本上是可以治療的
不當使用耳機造成的神經性耳聾才是最危險的
跟用什麼式耳機無關
頭像
kuo53067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14, 2007 6:16 pm

文章maxguy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3:11 am

我個人(使用HD650),以及另一位用HD600的朋友,都覺得耳道比較不傷聽力.

為什麼呢? 先不論任何科學,主要原因是對耳機使用習慣的改變.

大家都知道深海的耳機聲音糊糊的,尤其是耳擴不夠力的時候.
而我同時又有支RS-1搭配著聽,RS-1的聲音解析十分好,當我換上650時總覺得聲音不夠清楚,在不知不覺中就越開越大聲,尤其是環境很吵的時候(因為想聽到更多細節).
去年在學校實驗室一待就耳機聽整天,有時聽到覺得耳鳴或是聽不清楚別人說話才驚覺趕快拿下耳機休息.

上班後換用ER4,隔音非常好,聽音樂音量開得非常非常小(不到10%),當我拿下耳機時反而覺得旁邊的人講話幹嘛吼那麼大聲好吵啊.

一位朋友從HD600轉用SE530之後跟我有同樣感覺.

所以小弟覺得使用方式,包括音量與使用時間,環境噪音等,才是影響最大的.
器材理論是死的,使用的人才是活的.
我決不信每天晚上跑夜店趕趴踢的人,在高分貝高音量喇叭轟炸之下,耳朵受傷會比我用耳道小小音量欣賞音樂來的少.
頭像
maxguy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四 10月 12, 2006 3:27 pm

文章remo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3:33 am

沒想到這麼熱絡!

拿游泳用的耳塞跟耳道式耳機作推論,我覺得好像不太對!
單純耳塞可以阻止水進入耳朵,但是否有人試過~戴著耳道式耳機把頭埋到水裡,先不說耳朵會不會進水,倒是看看耳機會不會進水!

我想,耳道式耳機機體本身是絕對不是密封而只有一個出口的,因為震動而生的氣體流動,有出就要有進,而且要順暢,否則勢必影響震膜運作,耳機體自然就不會只有一個開口,如此一來氣體壓力即不可能只單單衝向耳膜,對耳膜造成壓力,即便是戴上耳機!因為耳內及耳外的空氣仍是相通的!
而耳塞就真的是把耳內耳外的空氣給隔絕了!

另外,耳膜~真的就是一片完整的膜,都沒有洞?!

我想關鍵還是在音量,另外不可否認的就是個人體質的不同,感受自然也有不同!但使用耳機應該還是在音量及時間上的控制,至於形式,似乎就在於個人喜好上才有選擇!
訊源:
Sony
SCD-DR1
MDS-JA333ES
MZ-RH1
MZ-EH70
耳機:
Sony
MDR-EX90LP
MDR-CD900ST
頭像
remo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五 6月 24, 2005 4:42 pm

文章radio1900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4:37 am

kuo53067 寫:簡單的說
長時間聽耳機導致聽力衰退通常都是感覺神經性耳聾而非傳導性耳聾

長時間或過大音量使用耳機會導致聽力受損是大家都認同的
但絕對不是因為什麼受迫振動導致鼓膜疲乏
而且傳導性耳聾基本上是可以治療的
不當使用耳機造成的神經性耳聾才是最危險的
跟用什麼式耳機無關

對,唯獨耳道式耳機會令鼓膜失去彈性,這就是它的特殊之処.

繼續等TMNEXT回帖.
radio1900
SR40
SR40
 
文章: 1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8, 2008 2:08 am

文章radio1900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4:44 am

remo 寫:沒想到這麼熱絡!

拿游泳用的耳塞跟耳道式耳機作推論,我覺得好像不太對!
單純耳塞可以阻止水進入耳朵,但是否有人試過~戴著耳道式耳機把頭埋到水裡,先不說耳朵會不會進水,倒是看看耳機會不會進水!

我想,耳道式耳機機體本身是絕對不是密封而只有一個出口的,因為震動而生的氣體流動,有出就要有進,而且要順暢,否則勢必影響震膜運作,耳機體自然就不會只有一個開口,如此一來氣體壓力即不可能只單單衝向耳膜,對耳膜造成壓力,即便是戴上耳機!因為耳內及耳外的空氣仍是相通的!
而耳塞就真的是把耳內耳外的空氣給隔絕了!

另外,耳膜~真的就是一片完整的膜,都沒有洞?!

我想關鍵還是在音量,另外不可否認的就是個人體質的不同,感受自然也有不同!但使用耳機應該還是在音量及時間上的控制,至於形式,似乎就在於個人喜好上才有選擇!

只回答一個問題,其餘等TMNEXT回帖后一併說.

請您堵住鼻子,用力讓氣從鼻子
radio1900
SR40
SR40
 
文章: 1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8, 2008 2:08 am

文章kuo53067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9:09 am

radio1900 寫:對,唯獨耳道式耳機會令鼓膜失去彈性,這就是它的特殊之處

繼續等TMNEXT回帖.


用客制化的大概都聾了因為氣密性更好
正常使用下根本就沒有那麼大的能量給鼓膜製造傷害

你覺得是就是吧∼隨便
就以你的"主觀"繼續掰下去吧
頭像
kuo53067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14, 2007 6:16 pm

文章shimmer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10:03 am

[quote="radio1900"]對,唯獨耳道式耳機會令鼓膜失去彈性,這就是它的特殊之処.

繼續等TMNEXT回帖.[/uote]

這種說法有沒有論文可以佐證阿?
在這裡吵半天都沒啥意義
拿幾篇論文出來大家就閉嘴了
有一句俗諺: 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
音響圈流傳的那句: 器材通常沒問題, 有問題的是我們自己

其實某種程度上談的是相同的事情
頭像
shimmer
SR60
SR60
 
文章: 107
註冊時間: 週四 10月 09, 2003 5:49 pm

文章lfc555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11:59 am

:)

壓力是否對耳膜造成傷害 當然會 但是你使用多大的壓力

一架交響樂團的用的定音鼓 你用10磅拆房子用的鐵鎚敲

破壞性的力量 很難不會壞吧

瞬間的超大音壓上到 140DB 以上 大爆破 飛機起降

65K2打靶 我想耳機很難辦的到

但是追求臨場感 音量通常會 UPUPUP

耳道式耳機 在享受 碰碰碰的音樂 沒有足夠的音量 很難有快感

保護好耳多 快了享受音樂一輩子

http://www.hei.org/news/facts/nihlfact.htm

請參考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_____________
尊重聲音 專心聽音樂吧 :D
A 幫主 老早就有指示. 一天到晚換器材的人不是玩音響. 只是被音響玩 !!
頭像
lfc555
SR60
SR60
 
文章: 133
註冊時間: 週二 8月 22, 2006 9:49 am
來自: 台北

文章TMNEXT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12:08 pm

呃,我也不知道該回覆什麼,我想說的都已經說完了 :P
我想說的只有:
1. 在中耳與外耳壓力平衡的正常生理狀態下,
即使耳道式耳機是完全密閉的,耳膜也沒有受迫振動的現象,
耳膜的振動都是被動的,不會頂著壓力做反向的運動,
要受迫也是驅動空氣的耳機的振膜受迫,
我想這是很直觀的現象,只要如理作意地思維就可以得到相同的結論。
2. 所以耳膜的耗損程度,就是作用於耳膜上的空氣壓力,也就是音壓,
也就是我們聆聽的聲音大小,所以不管是哪一種型式的耳機,
只要注意聆聽的音量和時間,就不會造成耳朵的傷害。
3. 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通常都是毛細胞的傷害,
除非是爆炸的衝擊波直接傷害耳朵,否則很少是耳膜受損的現象,
所以我覺得與其擔心耳道式耳機會傷害耳膜,應該更擔心的是耳蝸。

我覺得樓主根據自身的經驗提醒大家使用耳機要小心的立意是很好的,
我以前也這麼做過,當然也被大家罵過 :P
不過我覺得樓主說的支持他的想法的某些理論並不太合理,
可能會給人錯誤的印象,我覺得只要對這個部分再多做一些補充和修正就更加完美了 :)

另外上面說到客製的耳機,有些客製耳機的耳模可能會有洩音孔的設計,
以減少配戴時的封閉感,所以不一定是完全封閉的。
這種封閉感就是當我們說話的時候會感覺到有一種悶悶的,像迴音一般的感覺。
這是因為我們的聲帶發聲的時候,聲音會經由骨傳導傳到耳朵振動而被耳膜自己接收到,
一般耳朵開放的時候,這些自己身體內部的聲音可以經由外耳散逸出去,
但是戴上耳模的時候,這些聲音就會完全反射被耳膜自己接收到了,
所以低頻的部分會增益非常多。
為了減少這種封閉感,所以有些耳膜會有洩音孔的設計,
不過這個洩音孔也會帶來另外的問題,所以後來有些採用的設計,
反而是製作插入更深的耳模,這樣有兩個作用,
一個我忘了,另一個是深入插入後反而可以抑制傳導到耳道的振動,
所以更深的耳模反而可以抑制這種低頻增益現象帶來的封閉感。

所以這也告訴我們,配戴耳道式耳機的封閉感,
或者耳鳴眩暈疼痛的症狀,可能是由於耳道的擠壓疼痛,
或者本來應該散逸出去的內在聲音反轉,
或者整體耳朵拮抗匹配的作用產生變化等等,
不適應的結果,不一定跟耳壓有關係,
有時候我們直接聯想的原因,可能不是真正的關鍵 :)
頭像
TMNEXT
SR40
SR40
 
文章: 15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7, 2002 3:35 am
來自: ,,

文章remo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1:09 pm

TMNEXT 寫:呃,我也不知道該回覆什麼,我想說的都已經說完了 :P
我想說的只有:
1. 在中耳與外耳壓力平衡的正常生理狀態下,
即使耳道式耳機是完全密閉的,耳膜也沒有受迫振動的現象,
耳膜的振動都是被動的,不會頂著壓力做反向的運動,
要受迫也是驅動空氣的耳機的振膜受迫,
我想這是很直觀的現象,只要如理作意地思維就可以得到相同的結論。
2. 所以耳膜的耗損程度,就是作用於耳膜上的空氣壓力,也就是音壓,
也就是我們聆聽的聲音大小,所以不管是哪一種型式的耳機,
只要注意聆聽的音量和時間,就不會造成耳朵的傷害。
3. 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通常都是毛細胞的傷害,
除非是爆炸的衝擊波直接傷害耳朵,否則很少是耳膜受損的現象,
所以我覺得與其擔心耳道式耳機會傷害耳膜,應該更擔心的是耳蝸。

我覺得樓主根據自身的經驗提醒大家使用耳機要小心的立意是很好的,
我以前也這麼做過,當然也被大家罵過 :P
不過我覺得樓主說的支持他的想法的某些理論並不太合理,
可能會給人錯誤的印象,我覺得只要對這個部分再多做一些補充和修正就更加完美了 :)

另外上面說到客製的耳機,有些客製耳機的耳模可能會有洩音孔的設計,
以減少配戴時的封閉感,所以不一定是完全封閉的。
這種封閉感就是當我們說話的時候會感覺到有一種悶悶的,像迴音一般的感覺。
這是因為我們的聲帶發聲的時候,聲音會經由骨傳導傳到耳朵振動而被耳膜自己接收到,
一般耳朵開放的時候,這些自己身體內部的聲音可以經由外耳散逸出去,
但是戴上耳模的時候,這些聲音就會完全反射被耳膜自己接收到了,
所以低頻的部分會增益非常多。
為了減少這種封閉感,所以有些耳膜會有洩音孔的設計,
不過這個洩音孔也會帶來另外的問題,所以後來有些採用的設計,
反而是製作插入更深的耳模,這樣有兩個作用,
一個我忘了,另一個是深入插入後反而可以抑制傳導到耳道的振動,
所以更深的耳模反而可以抑制這種低頻增益現象帶來的封閉感。

所以這也告訴我們,配戴耳道式耳機的封閉感,
或者耳鳴眩暈疼痛的症狀,可能是由於耳道的擠壓疼痛,
或者本來應該散逸出去的內在聲音反轉,
或者整體耳朵拮抗匹配的作用產生變化等等,
不適應的結果,不一定跟耳壓有關係,
有時候我們直接聯想的原因,可能不是真正的關鍵 :)

嗯!
大大提到的一個名詞~洩音孔,其實就解決了樓主的問題!
其實我上面提到的耳機本體不是密封的,就是洩音孔〔或者叫洩壓孔〕!其實空氣的流動性比水更高,兩邊只要一邊沒有真正密封,氣體就會竄出,而且是立即的,尤其像耳機震膜所生的氣動更是微小,洩壓更快了!
所以要說耳道式耳機形成的氣動會對耳膜或聽力造成損害,似乎是不正確的!即便耳膜是完全的承受,但耳機這一方的氣體卻仍是內外飛竄而非衝擊在耳膜上!

而所謂耳道耳機跟耳朵的高密閉性,我想這大家需要思考一下其“密閉”所言為何?是指戴上耳機後對耳道造成空氣上的密閉?還是說耳機的矽膠套〔或其他材質的耳套〕,因極具彈性而能更與“耳道孔”接觸時形成更佳的封閉!
訊源:
Sony
SCD-DR1
MDS-JA333ES
MZ-RH1
MZ-EH70
耳機:
Sony
MDR-EX90LP
MDR-CD900ST
頭像
remo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五 6月 24, 2005 4:42 pm

文章radio1900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1:16 pm

TMNEXT 寫:呃,我也不知道該回覆什麼,我想說的都已經說完了 :P
我想說的只有:
1. 在中耳與外耳壓力平衡的正常生理狀態下,
即使耳道式耳機是完全密閉的,耳膜也沒有受迫振動的現象,
耳膜的振動都是被動的,不會頂著壓力做反向的運動,
要受迫也是驅動空氣的耳機的振膜受迫,
我想這是很直觀的現象,只要如理作意地思維就可以得到相同的結論。
2. 所以耳膜的耗損程度,就是作用於耳膜上的空氣壓力,也就是音壓,
也就是我們聆聽的聲音大小,所以不管是哪一種型式的耳機,
只要注意聆聽的音量和時間,就不會造成耳朵的傷害。
3. 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通常都是毛細胞的傷害,
除非是爆炸的衝擊波直接傷害耳朵,否則很少是耳膜受損的現象,
所以我覺得與其擔心耳道式耳機會傷害耳膜,應該更擔心的是耳蝸。

我覺得樓主根據自身的經驗提醒大家使用耳機要小心的立意是很好的,
我以前也這麼做過,當然也被大家罵過 :P
不過我覺得樓主說的支持他的想法的某些理論並不太合理,
可能會給人錯誤的印象,我覺得只要對這個部分再多做一些補充和修正就更加完美了 :)

另外上面說到客製的耳機,有些客製耳機的耳模可能會有洩音孔的設計,
以減少配戴時的封閉感,所以不一定是完全封閉的。
這種封閉感就是當我們說話的時候會感覺到有一種悶悶的,像迴音一般的感覺。
這是因為我們的聲帶發聲的時候,聲音會經由骨傳導傳到耳朵振動而被耳膜自己接收到,
一般耳朵開放的時候,這些自己身體內部的聲音可以經由外耳散逸出去,
但是戴上耳模的時候,這些聲音就會完全反射被耳膜自己接收到了,
所以低頻的部分會增益非常多。
為了減少這種封閉感,所以有些耳膜會有洩音孔的設計,
不過這個洩音孔也會帶來另外的問題,所以後來有些採用的設計,
反而是製作插入更深的耳模,這樣有兩個作用,
一個我忘了,另一個是深入插入後反而可以抑制傳導到耳道的振動,
所以更深的耳模反而可以抑制這種低頻增益現象帶來的封閉感。

所以這也告訴我們,配戴耳道式耳機的封閉感,
或者耳鳴眩暈疼痛的症狀,可能是由於耳道的擠壓疼痛,
或者本來應該散逸出去的內在聲音反轉,
或者整體耳朵拮抗匹配的作用產生變化等等,
不適應的結果,不一定跟耳壓有關係,
有時候我們直接聯想的原因,可能不是真正的關鍵 :)

後面說到了重點.

把非制定耳道式耳機硅膠套、海綿套取下,戴入耳中就會感覺低音印量驟減,而制定耳機戴得松一些再加大音量也不會感覺低頻量感充沛,關鍵問題就在這裡。

耳道式耳機(入耳式耳機)需要依賴封閉的結構,以讓低音在耳腔内多次反射達到充足的低頻量感。討論到現在,我們可以引入在氣體中傳播的聲音,遇到障礙物會反射的概念。也就是聲壓與氣壓的不同之処,氣壓可以很小但是聲壓可以很大;而此時耳膜仍要在一端空間非常小而且空氣不流的情況下有很大振動,時間一長,耳膜就容易疲軟而損失聽力了。
圖檔

佩戴耳道式耳機后,耳道空氣不流通,形成一個音室,音樂開始,低音除去和高音一樣直接到達耳膜(鼓膜),還在耳道中多次反射。毫無疑問,這反射式通過耳道的所有器官組織形成,如果沒有這些器官組織,低音就會從耳道中“溜走”,不會再回來,聼感就會變差。

這一點足以説明耳機發出的聲音,到底有沒有強迫耳膜振動,如果沒有,則應該是把耳機硅膠套、海綿套取下的狀態,空氣能自由流通,低音就沒有那麽多了,而有那麽多低音,這低音又從何而來。

耳道式耳機靠的就是封閉耳道產生密閉的小空間讓中低頻的聼感非常好,那麽就不可避免的要強迫聲音在耳道内多次反射,不讓空氣自由流通。

如果能夠製造鋸齒形硅膠套、海綿套,使得空氣可以隨振動自由在耳道穿梭,而又能保證中低頻的音質,那麽對耳朵的保護才能和套頭式耳機相提並論。

Sony EX700聽筒後面有一個孔,可以減輕聽診器效應,走路每一步不會有咚咚的聲音,但隔音性能也差了。
radio1900
SR40
SR40
 
文章: 1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8, 2008 2:08 am

文章killkli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1:20 pm

版眾就別回偏執狂的文章了
才剛來就發表討戰式的言論
擺明是要戰的 XD

說真的,耳膜小破掉還會長回來勒
我有個玩潛水的老師就有一次因為忘了調整身體內壓,
耳膜滲水小破
修養個三四個月就自己長回來了
真的破,還可以割大腿的膜組織去修補
聽力受損最好是耳膜爛掉
你是耳科醫生啊? 真是夠了 -_-
killkli
SR60
SR60
 
文章: 52
註冊時間: 週六 1月 06, 2007 10:35 pm

文章radio1900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1:30 pm

killkli 寫:版眾就別回偏執狂的文章了
才剛來就發表討戰式的言論
擺明是要戰的 XD

說真的,耳膜小破掉還會長回來勒
我有個玩潛水的老師就有一次因為忘了調整身體內壓,
耳膜滲水小破
修養個三四個月就自己長回來了
真的破,還可以割大腿的膜組織去修補
聽力受損最好是耳膜爛掉
你是耳科醫生啊? 真是夠了 -_-
這首歌我很喜歡的:
陳綺貞歌詞 - 我親愛的偏執狂 - 專輯:Groupies吉他手

為什n你總沉迷於某種神奇的幻想
那是躲也躲不掉牙痛一般強烈的欲望
外面人聲沸騰如潮漲百般無聊好喧鬧
你目眩神迷說不知道只顯得可笑

為什么你會相信每件事都有解決的辦法
這就好像吞進鮭魚卻卡在喉嚨的中央
有千百種可能無解答
你去挪威找魚算帳
又一頭鑽進了犀牛角
今又比想像還漫長

假如你無法隱藏就不要故做輕鬆模樣
其實你很悲傷這很尋常我親愛的偏執狂
我要睡啦

為什n你總沉迷於某種神奇的幻想
彷佛抱著一盆永遠不會開花的仙人掌
外面人聲沸騰如潮漲
百般無聊好喧鬧
你雙手插口袋墊起腳於是一切看來
你雙手插口袋墊起腳於是一切看來
你雙手插口袋墊起腳一切看來美好
radio1900
SR40
SR40
 
文章: 1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8, 2008 2:08 am

文章bv4pc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7:07 pm

樓主把靜態壓差和振動帶來的壓差混為一談了。
有聲音、有振動, 瞬時壓差一定存在, 但值隨時間而變,
不過固定頻率固定音壓的單一疏密波, 整數週期的平均值為0 (振完了回到原來位置了)。

拿我們在擴大線路上常用的概念來作對應,看會不會比較容易理解
聲波振動          擴大機輸出
沒有靜態壓差 <----> 有訊號才有輸出,
              喇叭跟著振,振完回原點

有靜態壓差  <----> 輸出位準有偏移,帶直流(不考慮燒線圈的可能性)
算壓迫振動吧        靜態時振膜就偏一側了。
              振完不回原點,繼續偏一側。

聲音是疏密波,疏的區域密度小,壓力小 ,密的區域密度大,壓力大。
(理想氣體方程式的應用,PM=dRT,其他條件固定,P正比於d)
但這疏密不是靜態凝在那兒,隨著波的傳遞,同一個位置是一下疏一下密。
在任何振膜(喇叭也好, 耳機也好, 耳膜也好)振動時,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的振,
兩側的空氣都會一疏一密。
要討論耳膜, 我們就集中在被動的模式吧。(以 | 表示耳膜)

無振動位置   兩側等壓 | 兩側等壓
有振動 相角=0
        兩側等壓 | 兩側等壓
有振動 0<相角<pi
            密 | 疏
有振動 相角=pi
        兩側等壓 | 兩側等壓
有振動 pi<相角<2pi
          疏 | 密
有振動 相角=2pi
        兩側等壓 | 兩側等壓

這壓差是隨時間而變的。用文字畫圖解好累啊,希望夠清楚了。

前頭TMNEXT兄就說得很清楚了, 也是被兩句話「駁倒」。
我好怕打了這麼長一篇, 被人家一句話打翻。

咱們就事論事,
樓主寫這麼多,也是出於一番好意,小弟由衷感謝您的熱心。
但樓主啊, 您立論的基礎在物理觀點上有一些些偏了,在學理上我無論如何也不能同意。
還請見諒。
=紫貓= 這顏色夠變態吧
移情別戀,新目標Apogee Duet
準備出清舊愛:Motu錄音界面828mk3和Ultralite不知賣哪台好、Hi-MD MZ-RH1 & MZ-DH10P、MD用指向Mic MS907 x2
頭像
bv4pc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一 4月 12, 2004 11:50 pm
來自: 台中市

文章puivujh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8:51 pm

:mad:
人家都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可是遇到認死理的秀才,比遇到兵更麻煩啊 :ale:
真的這麼寶貝耳膜的話,
不如用耳塞+骨導式耳機,直接跳過耳膜的傳導算了。

就原PO所說,

耳道式耳機靠的就是封閉耳道產生密閉的小空間讓中低頻的聼感非常好,那麽就不可避免的要強迫聲音在耳道内多次反射,不讓空氣自由流通。

所以耳道式耳機透過小能量反射多次傳遞,來營造出傳統耳機的低頻聽感。
因此會讓耳膜的彈性疲乏?

怎麼不反過來說,
大單體的線圈式耳機的低頻經過較長距離的空氣傳導,
再加上傳導過程中耳道內的反射,
在能量散失明顯多於耳道式的情況下,
卻有比耳道式耳機更多的低頻聽感,
所以能量傳遞的量一定比耳道式大很多,
大能量單次傳遞造成的耳膜損耗,
就一定比小能量多次傳遞來的少?

像這種沒有確切證明的「我想」、「我認為」、「我覺得」,
說再多充其量也只是很壯觀的嘴炮而已。 :ho:

再者,原po下面這段話,

如果能夠製造鋸齒形硅膠套、海綿套,使得空氣可以隨振動自由在耳道穿梭,而又能保證中低頻的音質,那麽對耳朵的保護才能和套頭式耳機相提並論。

:mad:
真要保護聽力的話,
還再這囉唆啥耳道耳罩的?
音樂不要聽,器材不要用,
AA不要來最實際啦(還可以順便保護小朋友 :ho: )
頭像
puivujh
SR40
SR40
 
文章: 1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0, 2007 8:19 pm

文章kevin218w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9:05 pm

puivujh 寫:AA不要來最實際啦(還可以順便保護小朋友 :ho: )


這句話在這裡不適用 :ho:
90PCI>光纖>DAC1+毒液>??訊號線>WA6SE+小黑線
>RS1 PS500 HD650 PS1000
>PROART後級+ACT水管線>"媽呀"喇叭線>PROAC SUPERTABLETTE
我是新手請多指教
環環相扣 聽音樂要先學會找到自己
陳年的RS1外觀老舊.風韻仍在-.-
頭像
kevin218w
SR60
SR60
 
文章: 60
註冊時間: 週六 4月 29, 2006 8:11 pm
來自: 北科大

文章radio1900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9:44 pm

bv4pc 寫:樓主把靜態壓差和振動帶來的壓差混為一談了。
有聲音、有振動, 瞬時壓差一定存在, 但值隨時間而變,
不過固定頻率固定音壓的單一疏密波, 整數週期的平均值為0 (振完了回到原來位置了)。

拿我們在擴大線路上常用的概念來作對應,看會不會比較容易理解
聲波振動          擴大機輸出
沒有靜態壓差 <----> 有訊號才有輸出,
              喇叭跟著振,振完回原點

有靜態壓差  <----> 輸出位準有偏移,帶直流(不考慮燒線圈的可能性)
算壓迫振動吧        靜態時振膜就偏一側了。
              振完不回原點,繼續偏一側。

聲音是疏密波,疏的區域密度小,壓力小 ,密的區域密度大,壓力大。
(理想氣體方程式的應用,PM=dRT,其他條件固定,P正比於d)
但這疏密不是靜態凝在那兒,隨著波的傳遞,同一個位置是一下疏一下密。
在任何振膜(喇叭也好, 耳機也好, 耳膜也好)振動時,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的振,
兩側的空氣都會一疏一密。
要討論耳膜, 我們就集中在被動的模式吧。(以 | 表示耳膜)

無振動位置   兩側等壓 | 兩側等壓
有振動 相角=0
        兩側等壓 | 兩側等壓
有振動 0<相角<pi
            密 | 疏
有振動 相角=pi
        兩側等壓 | 兩側等壓
有振動 pi<相角<2pi
          疏 | 密
有振動 相角=2pi
        兩側等壓 | 兩側等壓

這壓差是隨時間而變的。用文字畫圖解好累啊,希望夠清楚了。

前頭TMNEXT兄就說得很清楚了, 也是被兩句話「駁倒」。
我好怕打了這麼長一篇, 被人家一句話打翻。

咱們就事論事,
樓主寫這麼多,也是出於一番好意,小弟由衷感謝您的熱心。
但樓主啊, 您立論的基礎在物理觀點上有一些些偏了,在學理上我無論如何也不能同意。
還請見諒。
樓上很辛苦,感謝!但您應該比較當耳道被封閉時和耳道沒有被封閉時,不同情況下的壓力,這樣本文的結果就明確了.

也就是一個綜合的體系,|代表耳膜:
一,耳道被封閉時
(壓力A)振動源(壓力B)|(壓力C)
……
二,耳道沒有被封閉時
(壓力A)振動源(壓力B)|(壓力C)
……
radio1900
SR40
SR40
 
文章: 1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8, 2008 2:08 am

文章etdabo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10:04 pm

樓主的概念應該是接近土力中會提到的被動土壓的概念吧?
etdabo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07, 2004 1:39 am

文章eliseo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10:10 pm

還在爭阿...
不過在我上篇回復看到現在...
樓主你也太堅持己見了吧==
兩方都有各自的論點
但是既然都是"主觀"
就無法代表"客觀"
兩方都是"主觀"之下
你們是要怎麼爭出個"客觀"呢?
耳道式傷不傷耳
這樣爭
根本就不可能有定論
就不用太固執了吧?

若真要說服他人
還是拿篇像樣的統計數據來
像是用耳道跟耳塞各1000人
加不聽音樂者1000人做對照
在各種環境下
各自以習慣聽到的音量
每天聽2小時
聽1年
然後統計各自聽力衰減量
畫份圖表來
如何?

反正
聽音樂的人要自己會保護聽力
音量跟時間都不要太大
這是眾所皆知的吧
CDP: Sony D555
DAP: AK320
DAC: Benchmark DAC3 B
AMP: Benchmark HPA4, Benchmark AHB2
電源:KOJO Aray MKⅡ
耳機: ADX5000, GH1, Alessandro M1, HD414, UM1, Campfire C/2019 Q4
eliseo
SR40
SR40
 
文章: 20
註冊時間: 週五 11月 16, 2007 10:52 pm

文章ad47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10:15 pm

簡單問一句
樓主您的想法,是單純根據自我學理知識的推論
還是有其他"直接的相關醫學資料"能佐證?

:ale:
不然用想的大家都會想,上AA的網友知識水準也不低吧
說得這麼篤定,那請拿出些證據好說服我們!! :ho:
ad47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五 11月 03, 2006 9:44 pm

文章radio1900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10:27 pm

puivujh 寫::mad:
人家都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可是遇到認死理的秀才,比遇到兵更麻煩啊 :ale:
真的這麼寶貝耳膜的話,
不如用耳塞+骨導式耳機,直接跳過耳膜的傳導算了。

就原PO所說,

耳道式耳機靠的就是封閉耳道產生密閉的小空間讓中低頻的聼感非常好,那麽就不可避免的要強迫聲音在耳道内多次反射,不讓空氣自由流通。

所以耳道式耳機透過小能量反射多次傳遞,來營造出傳統耳機的低頻聽感。
因此會讓耳膜的彈性疲乏?

怎麼不反過來說,
大單體的線圈式耳機的低頻經過較長距離的空氣傳導,
再加上傳導過程中耳道內的反射,
在能量散失明顯多於耳道式的情況下,
卻有比耳道式耳機更多的低頻聽感,
所以能量傳遞的量一定比耳道式大很多,
大能量單次傳遞造成的耳膜損耗,
就一定比小能量多次傳遞來的少?

像這種沒有確切證明的「我想」、「我認為」、「我覺得」,
說再多充其量也只是很壯觀的嘴炮而已。 :ho:

再者,原po下面這段話,

如果能夠製造鋸齒形硅膠套、海綿套,使得空氣可以隨振動自由在耳道穿梭,而又能保證中低頻的音質,那麽對耳朵的保護才能和套頭式耳機相提並論。

:mad:
真要保護聽力的話,
還再這囉唆啥耳道耳罩的?
音樂不要聽,器材不要用,
AA不要來最實際啦(還可以順便保護小朋友 :ho: )


耳道式耳機產生的聲壓可以與封閉式“大單體的線圈式耳機”(以下簡稱大耳機)一樣,但耳道式耳機卻沒有封閉式大耳機那麽多可以調節氣流壓力的空間。而且封閉式大耳機的密封性由於考慮舒適性,並沒有採用工業隔音耳罩所用的塑膠材料,隔音性能比不了制定和非指定的耳道式耳機好。

沒有足夠調節氣流的空間+隔音性能好即隔離空氣的性能好,使得佩戴耳道式耳機要承受的壓力遠比封閉式大耳機要大非常多倍;若與開放式大耳機相比,就要大更多倍。

這就好像在一個1000升的氣球和一個1升的氣球上,都要通過壓縮減少0.5升的體積,那麽兩個氣球内部壓力的變化是怎麽樣?

具體些:好像一個1000升的氣球相當於封閉式或開放式大耳機;一個1升的氣球相當於耳道式耳機;都要通過壓縮減少0.5升的體積當於都要從30dB底聲的環境聽到90dB連續的聲音,那麽兩個氣球内部壓力的變化是怎麽樣兩种耳機讓耳道的壓力的變化是怎麽樣
radio1900
SR40
SR40
 
文章: 1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8, 2008 2:08 am

文章radio1900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10:36 pm

eliseo 寫:還在爭阿...
不過在我上篇回復看到現在...
樓主你也太堅持己見了吧==
兩方都有各自的論點
但是既然都是"主觀"
就無法代表"客觀"
兩方都是"主觀"之下
你們是要怎麼爭出個"客觀"呢?
耳道式傷不傷耳
這樣爭
根本就不可能有定論
就不用太固執了吧?

若真要說服他人
還是拿篇像樣的統計數據來
像是用耳道跟耳塞各1000人
加不聽音樂者1000人做對照
在各種環境下
各自以習慣聽到的音量
每天聽2小時
聽1年
然後統計各自聽力衰減量
畫份圖表來
如何?

反正
聽音樂的人要自己會保護聽力
音量跟時間都不要太大
這是眾所皆知的吧
就算有資金有志願者,聽力的實驗也不是一年兩年五年十年就能下定論的。這裡只不過在我確定觀點來源權威的前提下,用我對這方面貧乏的知識做一個回復。只要我能說清楚的問題,我盡可能把問題說清楚。我説不清楚的問題,我可以記錄下來,請教過音響工程師後再來回復。
radio1900
SR40
SR40
 
文章: 1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8, 2008 2:08 am

文章radio1900 發表於 週六 3月 29, 2008 11:01 pm

etdabo 寫:樓主的概念應該是接近土力中會提到的被動土壓的概念吧?
有些類似,我套用一下:就是説畢竟耳道内仍有些空氣,佩戴耳道式耳機時輕微的振動不會與聼平常聲音有什麽區別,而一旦聲壓使耳道内壓力已經超出了沒有佩戴耳道耳機聼聲音時不損害聽力的耳壓極限,就會開始損傷聽力。

關鍵區別在於假定平常聽聲音不損害聽力是90dB,而耳壓下耳道式耳機可能只用10dB就足以達到相同的耳壓,但人們不可能只聼20dB的聲音,所以只要音量超過10dB,就會開始損傷聽力。

至於具體是多少dB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造成耳壓相同的聲音,耳道式耳機所需的音量絕對小於大耳機/普通環境聲音。


附:被動土壓力:擋土牆在外力作用下推擠土體向後位移時,作用在牆上的土壓力隨之增加。當位移達到某一量值後,牆後土體達到被動極限平衡狀態,土壓力不再隨位移的增大而增加,此時,作用在牆上的土壓力稱為被動土壓力。
radio1900
SR40
SR40
 
文章: 1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28, 2008 2:08 am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新耳機系統討論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Google Feedfetcher, MorrissLom 和 158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