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顆葡萄柚是因為畫面缺角不平衡,而且看到機器後面亂七八糟的線,
所以拿來擋視線的啦

現在正是葡萄柚產季,便宜又好吃喔!
以Corda Move 和 白虎 來說,
兩台的usb雜音問題,即使在當純耳擴用時,也同樣存在。
只要插上usb線,雜音就會跑進來,即使現在吃的是analog訊號也一樣。
這問題應該是在數位與類比線路間的隔離
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bv4pc 寫:真是讓人羨慕的表現啊。
以前Fubar II 還在手上時, 沒特別去注意這些干擾問題(也許外接耳擴時沒這問題?)
但將它脫手後,陸續用了Corda Move和白虎,
這兩台,純當耳擴聲音都很乾淨,尤其白虎,背景算是相當黑的,
但共同的問題是,只要用低阻耳機(ER4S,100 ohm, 其實也不算太低了)
一接上usb線馬上破功,usb port串進來的雜音,不時唧∼、吱∼∼一下,很讓人受不了。
或者,我應該歸咎於ER4S的照妖鏡本質?
最近入手一台新玩具,Motu UltraLite 1394錄音界面。
UltraLite的耳機輸出雖然比不上白虎(號稱專業耳擴,要是輸人家監聽用的耳機孔就羞羞臉了),
但至少在UltraLite上接ER4時,完全聽不到不該有的雜音。
當然啦,價位不同(白虎的3倍多,貴啊∼∼),定位不同,這樣比很不公平,但我的感嘆是,
難道這些萬元以下價位的usb dac +耳擴合體機,都不能在這個問題上多下點工夫嗎?
ETK 寫:
但是 corda contate / opera 這部份就有很多技術資料在他的網站上, 包刮我貼出的那個類平衡輸出的波形, 與 cross-feed 技術..
我想這些都是 DIY 機做不到的.![]()
如果 $$ 夠多, 沒時間試聽 ,又相信德國名牌與網友的口碑 , 倒是不錯的選擇...
我想等我哪天有機會聽聽看 opera , 如果我的木耳也聽的出他跟我的
MD10 有顯著的差別, 那我就殺下去囉![]()
我只是那種看到一堆技術資料就會心動不已的木耳級玩家![]()
如果有金耳級鑑賞家的給您不同意見時, 請忘了我說的話![]()
![]()
lifaung 寫:http://www.meier-audio.homepage.t-online.de/headamp.htm
上面的網頁是Corda的某款耳機擴大機的線路,也可能是平時內建於OPERA等機器中的"附贈"耳擴
這個網路看起來不難作,不過卻有些奧妙在裡面
首先是"不是很燒的恆流源",強迫OP都工作在A類狀態,大概會輸出4mA的恆定電流
Cross Feed網路<=有兩種選擇,以及平時的立體音
使用了放大,緩衝,電流這樣的結構<=以LC-King/icute 系列來說,就是較簡單的放大後就電流輸出
電源方面則是很簡單的LM78/79穩壓,但在接地方面則有一組電阻和電容器組成的"緩衝"來濾除接地端的雜訊
而RF Filter 則是經常性的使用在機器的線路上,也是滿合理的
突然有點手癢,想組一台起來看看聲音如何![]()
![]()
![]()
--
最近一直想組幾台額外的耳擴,還在湊東西對幾家網站和網友下單
其中最大的目標當然還是HA2002,很想聽聽看那電路的聲音走向
ETK 寫:lifaung 大果然也是看到電路就會蠢蠢欲動的那種 type![]()
這個電路沒有看到那個奇妙的 "類平衡似" 的輸出.. 左右聲道只有那個 crossfeed 部分有交結到. Opera 的電路 Mere Audio 應該沒那麼大方放送吧...
如果有的話, 那就太好囉 ^__^
我想大概耳擴類的頂多都是兩層板的吧 !? 只要他 IC 編號沒磨掉
以偉大的 COPY 啦 COPY 啦的民族精神, 只要有人肯提供原機給
大家解剖 ..DIY 的 opera 應該指日可待囉
![]()
期待 lifaung 大的成果發表囉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