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cklee 發表於 週一 11月 24, 2008 9:01 pm
小弟是覺得現實生活中的聲音存在於time domain中.
自然界裡的聲音是time domain上的變化,直接用time domain看問題或許會比較直覺.
現在的音響設備需要很大頻寬,遠超過理論人耳所能聽到的20kHz,或許很難去解釋為什麼要這麼做.
而從time domain去看時,它可以表示著大頻寬的音響器材可以詮釋更完整的暫態變化.
暫態變化夠快, 聲音的細節就不會被遮蓋而糊掉.
我相信這也能解釋為什麼音響玩家都那麼看重電源的處理.
另外暫態上的變化基本上是沒辦法用一般穩態的方式做測試.
一般的音響器材的測試都只是穩態上的測試, 固定的處理一個頻率的訊號.
實際上器材在播於音樂時是暫態上不斷的變化而不是穩定的頻率輸出.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音響器材的任何測試結果與它在音樂上的詮釋都好像沒什麼關係.
frequency domain應用於處理訊號只是因為它能夠很好的逼近我們所聽到的聲音.
注意是"逼近"不是"等於".
回歸正題, 小弟個人會覺得在類比的世界裡, 與其一直強調用科學理論去解譯聲音.
不如以科學理論為工具去分析為何在理論情況下不會有差異的聲音為何會有差異.
我們應該多聽聽看線材阻抗不同,材料不同時,聲音差異在哪裡.
從理論去看看之間到底線材間的什麼差異造成聲音的差異.
我相信很多人對聲音的先入為主的觀念就是聲音就是頻率訊號,大於20kHz就聽不到,沒意義.
或許大家可以反過來想想聲音是否就一定要用這個基楚去做解釋?